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十二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断方法。
  难点: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四顾旧知,复习铺垫
   商店里有两种包装的袜子,一种是5双一包的,售价为25元,一种是8双一包的,售价为32元。哪种袜子更便宜?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提问:你们是怎样比较的?
   生:我先求出每种袜子的单价,再进行比较。
   师: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的?
   生:因为总价=单价×数量,所以单价=总价÷数量。
   师:如果单价不变,商品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正比例。(板书:正比例)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学习正比例的意义。
  (1)结合情境图,观察表中的数据,认识两种相关联的量。师出示自学提示:表中有哪两种量?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学生自学并在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2)认识相关联的量。明确: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
  2.计算表中的数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1)计算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值,看看有什么规律。学生计算后汇报:===…=3.5,每一组数据的比值一定。
  (2)说一说,每一组数据的比值表示什么?(彩带的单价,也就是彩带的单价是一个固定的数)
  (3)请学生用公式把彩带的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4)明确成正比例的量及正比例关系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3.列举并讨论成正比例的量。
  (1)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预设: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2)小结:成正比例的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哪个条件是关键?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是关键。
  4.认识正比例图象。(课件出示例1的表格及正比例图象)
  (1)观察表格和图象,你发现了什么?
  (2)把数对(10,35)和(12,42)所在的点描出来,再和上面的图象连起来并延长,你还能发现什么?
   无论怎样延长,得到的都是直线。
  (3)从正比例图象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可以由一个量的值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个量的值。
   生2:可以直观地看到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情况。
  (4)利用正比例图象解决问题。
   不计算,根据图象判断,如果买9m彩带,总价是多少?49元能买多少米彩带?
   小明买的彩带的米数是小丽的2倍,他花的钱是小丽的几倍?预设生:因为在单价一定的情况下,数量与总价成正比例关系,小明买的彩带的米数是小丽的2倍,他花的钱也应是小丽的2倍。
  设计意图:先从观察图象入手,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相关联的量,再结合表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总价与数量的比值一定,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最后结合正比例图象,把数据与点联系起来,根据图象,不用计算就能找到一个量的值所对应的另一个量的值,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三、课堂练习:
  1.P46“做一做”
  2.练习九第1、3~7
 
 
  [2021-04-11]  摘自《雪粒飞舞fumin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