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佚名 |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 【教具准备】教材第9页例题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出示教科书P9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1)图上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 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指出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并让学生思考: ①卡车在轮船的( )面。 ②轮船在火车的( )面。 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同桌互相说,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 (3)完成书本第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自由操作,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懂得区分上下方位关系。 2.教师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这两种方位以外还有其他的方位,出示教科书P11第1题的图,请学生观察: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 并回答: ①小兵在小玉的( )面,小玉在小兵的( )面。 ②小东的前面是( ),小云在小华的( )面。 学生讨论并重点叙述小玉的位置关系(教师小结: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词,因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 (3)完成练习二第2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讲评。 二、巩固练习 1.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 2.完成教科书P11第三题。看图想一想,填一填。 |
||||
![]() |
摘自《百度文库》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之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