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一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教材68页练习十五3-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理解计算顺序
  2、进一步理解十以内的加减法,能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能运用加减混合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
  5、加深理解计算方法,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6、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式
  【教具准备】:小黑板,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每天早上上班老师要坐车,在车上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咱们一起来说说吧。
   一辆车上坐了4人,先上了3个人,又上了2人,现在有几人?
   生答:还剩5人,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和计算顺序。
   师板书4+3-2=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总结学过的知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练习。
   引出并板书课题:加减混合的练习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中最常见的坐车情境,从而复习加减混合方面的知识。通过学生自己听故事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算式意义的理解,把抽象与具体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与实际接轨。同时还让学生说计算的步骤这样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教师出示小黑板,练习十五第3题,学生说出计算顺序,并快速抢答。
   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做完后,集体订正。
  2.口算下面各题。
   2+3-1=  3+4-2=  6+4-9=  5+4-3=
   9-1+2=  9-3+4=  9-4+3=  8-6+7=
   (生独立完成,几生板演。全班交流。)
   找生说出做题的计算顺序,进一步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理解计算方法,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这么快就完成了这组练习,下面我们再来做一组练习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加强学生的运算技能,通过让学生自己做题,训练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做题的效率。】
  3.综合练习
  (1)P71练习十六第4题
   (让生独立完成,展示几生答案,全班交流。)
  (2)P68第6题
   (让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桌互查。)
   师:同学们真聪明,做的很好,下面我们接着练习。
  (3)P68第5题游戏跳格说得数
   同学们真聪明,做得真棒。
  4.提高练习
   P68第4题
   练习,小黑板出示
   将横行竖行的数相加,各得多少?
   小组交流如何列算式并计算。做完后全部班汇报。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汇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时扶放结合,观察做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细心做题的习惯。】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自主检测
  2.做题游戏。
   教师事先在小黑板上画好图。
   学生来到操场分别选三位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活动,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3   -2   +4   -5   +3
   8-6   +4   +2   -3   +5
   7+2   -3   -4   +5   +3
   1+4   -5   +7   +2   -5
   8-1   -3   +6   -7   +3
   2+6   -6   +5   +3   -8
   对做的又对又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和奖励。
  【设计意图:这样有助学生在活动中实际感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师:刚才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让老师刮目相看。老师还为每个同学准备了一组测试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3.评价完善。
   一生汇报做题的答案,其余自我核对,矫正错误。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归纳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觉得你表现怎么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上提示有关的问题,并对学生学习的情况作以情感性和知识性的评价。)
  2.课外延伸
   要拿出8角钱,有几种拿法?
   课下思考,下节课我们共同探讨。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留出一个思考题,让学生课下可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水平。】
  【板书设计】:加减混合运算
   4+3-2=5
    7
   4+3+( )=( )
   6-( )+( )=( )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上车、下车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上车、下车的人数变化过程,再现情境中的动作过程,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过程,又能帮助学生感受生活里需要用加减混合计算的现实问题。练习题设计有层次有梯度,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2020-08-16]  摘自《关内梅子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之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