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除法》教学设计之二 | ||
---|---|---|
作者:佚名 |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具准备:第13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请你试着分一分,并思考问题: (1)可以怎样分竹笋? (2)到底每盘应放几个? 二、除法意义的学习 (一)认识除号,读除法算式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我们能把刚才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除法算式: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二)除号的由来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H.Rahn)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除法算式:12÷4=3 (三)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12÷4表示什么? 12表示什么? 4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四)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除法算式: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个。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 )个。 12÷3=4 12÷6=2 三、练习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一)基本练习 1.读出下列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8÷4=2 读作: 15÷5=3 读作: 6÷2=3 读作: 16÷4=4 读作: 9÷3=3 读作: 2.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条。 (二)辨析练习 分一分,填一填。 (1)把10根火腿肠平均分成2份,每份( )根。 (2)把10根火腿肠平均分成5份,每份( )根。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5页练习三,第1~3题。 五、课堂小结 第2课时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作好铺垫 同学们,15个扣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 15÷3=5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同学们好!我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请你帮帮我。思考问题: (1)我们要帮熊猫分什么? (2)分的要求是什么? 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 请你用学具帮熊猫分一分。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盘。 (一)汇报交流 分的结果是什么?你是怎样分的? 我们能把刚才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也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盘。 除法算式:20÷4=5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算式:20 ÷ 4 = 5 被除数 除数 商 (四)深化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理解 同学们!如果我想把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盘。 列出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并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1.分一分,填一填。 ○○○○○○○○○○○○ 每份2个,分成了( )份。 每份3个,分成了( )份。 每份6个,分成了( )份。 2.读算式,说说算式的意思,并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0÷5=2 15÷3=5 18÷2=9 48÷8=6 56÷7=8 28÷4=7 3.圈一圈,填一填。 24里面有( )个4。 20里面有( )个5。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6页练习三,第6题、第7题。 五、课堂小结 第3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2.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6÷3=2(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个饺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28÷4=7(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四第9题 和同桌一起完成,一边平均分一边写算式。 四、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抢答,然后思考怎样才能填得又对又快。 五、课堂小结 |
||||
![]() |
摘自《王玲粉教学博客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除法》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