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五册时、分、秒教学设计  
  《时、分、秒》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内容及简析:
  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通过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及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数学思考: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解决问题: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体验具体时间的长短,进一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点。
  4.情感与态度:通过时间的计算,了解经过时间是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的进率及推算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各种各样的钟、钟面、课件等。
  教学措施:和以前教学时间概念一样。
  1.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如可以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下,秒针转动和分针转动的关系,数数1分有多长,等等。
  3.要加强对于一段时间的体验,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课时安排:(5课时)
   秒的认识…………………………  2课时
   时间的计算………………………  1课时
   练习………………………………  1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2~P3页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的进率。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件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五、课堂作业:《练习册》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4~5页的例1、例2;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加深学生的时间观念。
  2.在时间单位换算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时间单位的换算。
  2.计算中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计算中间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课件、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课件出示)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  )分
  (1)教师:1时等于(  )(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教师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五、课堂作业:《练习册》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6~8页的练习一;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课件出示)
  1.1分=(  )秒  4时=(  )分  9分○9秒  36分○2时
    5分=(  )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课堂作业:《练习册》
  五、家庭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
 
 
  [2020-08-19]  摘自《百度文库》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时、分、秒》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