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位置与方向(二)》第3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蒋晶萤 |
教学课时: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观测点的变化灵活描述路线。 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 (确定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和距离。) 2.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二)] 二、探过新知 教学例题3。 1.播放台风山竹相关报道及路线图。 2.出示台风的大致路径图。 (1)让学生在路径图上分别找一找:台风生成地、A市、B市、路径图上的方向标。 (2)指名汇报。 3.提出问题。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如下适当启发: 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km,然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了km,到达A市。接着,台风又改变了方向,向偏30度方向移动了km,到达B市。 4.组织交流。 指名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明白台风到达一个新的位置后,要以新的位置作为观测点来判断台风运行的方向。 5.小结描述路线的方法。 “三看”:一看起点,在哪里?找到;二看方向,向哪里偏?看准;三看长度,走了多远?用单位长度表示出来。“四点”:描述路线时要讲清楚“从哪里出发”“沿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到达哪里”。 6.典题精讲。 7.总结如何描述路线图。 三、练习巩固新知 (一)学以致用,基本练习。 (二)拓展训练,难度升级。拓展训练中按文字描述画出路线图带领学生总结画图要点。 四、课堂总结 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五、结束 板书 位置与方向(二) 三看:起点、方向、长度 四点:从哪里出发、沿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到达哪里 |
||||
![]() |
摘自《蒋晶萤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