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
---|---|---|
作者:文峰区明德小学 刘志全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东偏北(南)、西偏南(北)等方向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位置的“数学化”过程,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建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观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刻度尺、直尺、量角器。 学具:刻度尺、量角器、铅笔。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观看龟兔赛跑“续集”图片,导入课题。 师:小兔赢了吗?为什么? 师:小兔跑错方向,找错了终点。看来,生活中认准方向,找准位置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板书:位置与方向)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每年我国的沿海地区都会受到台风的侵扰,也给我国造成巨大的损失。而现在正有一个台风向A市袭来。 (一)教学例1 1.现在台风中心的位置。(课件出示) 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什么时候可以到达A市? ①、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②、你认为,台风在以A市为观察点的那个区域?你是以什么为依据的? ③、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同桌在交流一下。 学生探讨量角器应该如何摆放。 ④我们找到了A市的东偏南30°方向,(板书:方向)现在能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为什么? 生略 师:我们还需要在这个方向上确定600km距离,才能确定台风的位置。(板书:距离)下面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距离。 师:在测量距离时我们一定要有个标准。 师:我们经过测量,知道1厘米表示100km。现在我们以A市为起始点,向东偏南30°方向上量出6cm,表示600km。 (强调:从A市为起点,向东偏南30°方向上测量。) (师操作课件,找到台风的具体位置。) 师:现在我们找到了台风的位置,在A市东偏南30°方向600km处,我们还可以怎么描述台风的位置? 生:A市南偏东60°方向600km处。 师:这两种描述都可以表示台风的位置,关于这两种描述我们来看一个小资料。 (课件出示: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例1,题中台风中心位于A市,一般说成“东偏南30°”而不说成“南偏东60°”。) 2.口答:台风大约多少个小时后到达A市? 师:回忆整个学习过程,我们想一想,要想确定台风位置,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略 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要确定物体的位置,也需要知道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板书:确定物体的位置) 小结:确定物体的位置既要知道方向又要知道距离。 师:再回到我们的故事,现在你能具体说一说,兔子为什么会失败吗? 4.练习:完成教科书第20页的做一做。 ![]() ![]()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操作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然后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确定物体的位置:方向、距离 |
||||
![]() |
摘自《王利数学工作室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位置与方向(二)》第3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