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位置》第1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佚名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将本课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一)激活经验 1.我们在以前学习了用方位确定位置,我们在生活中还常常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这有一排同学,你能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PPT课件) 3.怎样表示出周明同学的位置?赵雪同学的位置呢?(PPT课件) (二)引入新课 1.如果不是只有一排同学,而是教室里的座位,你还能只用一个数就表示出某个同学的位置吗?(PPT课件)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位置”。(板书课题:位置) 二、尝试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平面上确定位置的必要条件 1.观察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情境。 2.现在怎样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呢?(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个……) 3.要在教室平面内表示出某个同学的位置,只用一个数是不能确定的。要在教室平面内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这就是在平面上确定位置的条件。(PPT课件) (二)认识行与列 1.统一行与列的名称。 (1)同学们刚才在描述张亮的位置时,所说的排、行等,都是指的横排,在数学里统一称为“行”;所说的组、列等,都是指的竖排,在数学里统一称为“列”。(适时板书“行”“列”) (2)你能用行和列来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PPT课件) (3)预设答案:第3行第2列;第3行第5列;第5列第3行;第2列第3行。 2.统一行、列的顺序和方向。 (1)刚才,同学们都说张亮的位置在第3行,但有的同学是从前往后数的,还有的同学是从后往前数的;在说张亮的位置是第几列时,有同学说是第2列,也有同学说是第5列,张亮的位置到底是第几列呢? (2)看来还需要统一行、列的顺序和方向,在确定第几列的时候,我们约定从左往右数;在确定第几行的时候,我们约定从前往后数。 (三)在平面图上确定行与列(PPT课件) 1.将座位情境图抽象成座位平面图。 2.在平面图上标明行、列的顺序和方向。 3.在平面图上标出张亮同学的位置。 (四)认识数对 1.自主探索表示位置的方法。 (1)我们用行数和列数两个数描述了张亮同学的位置,也在平面图上标出了张亮同学的位置,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记录张亮同学的位置呢? (2)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表示方法。 2.同学们的表示方法各不相同,但想法都很好,都想到了用两个数分别表示行与列。但有的是先表示行,有的是先表示列,还有的是借助文字、符号、箭头来说明行与列。但像这样表示,不仅记录麻烦,交流时还要请同学们一个一个去解释,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统一表示方法) 3.统一位置的表示方法。 (1)张亮的位置在第2列、第3行,在数学里就用(2,3)表示。(PPT课件) (2)前面的“2”表示什么意思?后面的“3”表示什么意思?两个数中间的逗号起什么作用?外面添加的小括号起什么作用?(PPT课件,学生观察、思考。) (3)像这样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前面的数表示列,后面的数表示行,两个数中间用逗号隔开,并在两个数外面添上小括号表示是一个整体,像这样的两个数称为“数对”,这节课学习的就是用数对确定位置。 4.数对的读法。 (1)以张亮的位置为例,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2)任意举一例。 三、综合练习,体会联系 (一)数对与位置的对应练习 1.在图中找出数对(1,2)、(5,3)的位置。 2.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 (二)体会相关数对之间的联系 1.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2.用数对表示出周明、张亮、赵雪三个同学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用数对表示出李小冬、孙芳、张亮三个同学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一)生活举例(第19页“做一做”)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五第2题。 (1)理解题意:第(1)问是用数对表示指定汉字的位置,第(2)问根据数对找对应汉字。 (2)学生独立完成。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4)组织开展“根据数对找对应汉字”的游戏活动。 2.练习五第5题。 (1)理解题意,介绍国际象棋。 (2)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 (3)集体完成第(1)问,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棋子并描述它在棋盘上的位置,体会数对也可以用字母表示。 (4)独立完成第(2)问,标出棋子移动后的位置,然后集体反馈交流。 五、课堂小结,提炼延伸 1.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我们这节课从在“一排座位”里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到在“教室平面”里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你有什么感受? 六、作业练习 1.课堂作业:练习五第1、4题。 2.课外作业:练习五第3题。 |
||||
![]() |
摘自《百度文库》网站 | |||
上一篇 | 《位置》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位置》第1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